樱桃视频官方网站在线打开


作曲系
  
作曲系
     News

2015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暨学术系列活动:作曲家温德青教授系列学术讲座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12/10 9:33:00   


2015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暨学术系列活动邀请到了瑞士籍华裔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系主任、作曲博士导师温德青教授来我校作四场系列学术讲座。该系列学术讲座均在我校梧桐楼三楼学术报告大厅举行,由作曲系系主任杨晓忠教授主持,我校作曲系师生及众多的校内外师生聆听了讲座。 12月7日下午第一场讲座是《从传统音乐到现代音乐,从声学分析到音乐创作——从孙文明<二琴光亮>到温德青<琴声光亮>为例》。温教授借助频谱分析软件“Spear”对《二琴光亮》进行音响分析,同时通过频谱音乐作曲辅助软件“OpenMusic”把《二琴光亮》的主题材料进行音高处理并把二胡定弦G和D音以及它们的泛音列变形,创作了为二胡与室内乐队而作作品《琴声光亮》(2009/10)。讲座向观众解析、展示了从声学分析到音乐创作过程的个人经验,为与会的师生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与新思路。在当今音乐分析大环境下,声学分析还处于极其薄弱的地位,因此本场讲座温教授对声学分析的强调将显得更有意义。 第二场讲座题为《“让自己的音乐与民间音乐融为一体”——贝里奥<民歌>改编、配器技巧与艺术高度的探究》。温教授主要从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奥1964年改编创作的声乐套曲《民歌》(共11首)的节奏改编原则、和声材料生成外延与民间配器色彩模拟等方面进行宏观与微观的分析,通过短小精炼的经典作品向大家展示了贝里奥作为一个现代作曲家的创新意识与卓越才能。讲座过程中温教授还不时向与会学生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并讲述个人作曲观念和心得体会。温教授对贝里奥声乐套曲《民歌》的精彩分析和独到的个人分析洞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12月8日上午,温德青教授的第三场学术讲座是《法国最新“饱和流派”介绍及当代音乐创作观念研讨》。“饱和音乐”作为本世纪的一种新流派,是以反叛的精神和姿态出现的。它主要指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高限度。法国作曲家Robin即是饱和音乐流派代表作曲家之一。本场讲座温教授重点介绍了Robin的作品《Art of Metal》,对作品中的独特记谱方式、乐队编制说明、作品创作思维作了详细的解读,并结合中国当今现代音乐创作记谱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作曲家最后还分享了他最新创作的大提琴协奏曲《上海之韵》(2015)。此部作品受到中国民间二胡演奏家和先锋作曲家孙文明作品《二琴光亮》中频谱音乐现象的启发,同时结合上海人民喜爱的地方戏曲品种评弹《杜十娘》的第一句过门作主题材料来进行当代性的音乐构建。作品充满中国音乐风格特点,同时也具有了巴洛克式的典雅乐风。作品获得了在场听众热烈的掌声。 第四场讲座为《布列兹的“扩展配器法”研究——以Notation Ⅰ为例》。温教授通过分析布列兹《音乐笔记Ⅰ》从钢琴版到管弦乐版创造性配器的这一范例,提出“扩展配器”的新观念来解决很多学生作曲过程中遇到的诸如“不知道如何把一首管弦乐作品发展下去?如何有效地配器?”这样一些问题。温教授详尽地从音乐形态与材料的角度分析了法国作曲家布列兹在1945年创作的12首钢琴小品的第一首。温教授认为,“扩展配器”的新观念不仅仅是意味着把传统配器意义上的钢琴作品转化为管弦乐作品作“原装”移植,而是在原作基础上通过较大规模的变化重复扩展、织体改向扩展、保持音集的同一性与类似性扩展、多层模仿扩展、多重材料重叠扩展、时值与音色的扩展、声音方位的扩展等等作曲技术的再创作。 撰稿:陈国威 摄影:胡维亚 审稿:高 畅 2015.12.9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dian)话:028-89390026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四川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